owenzhang的博客

跨文化沟通课程笔记

字数统计: 1.5k阅读时长: 5 min
2024/07/12
loading

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出海,对于跨文化沟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跨文化沟通并不难,通过学习和练习是可以快速掌握的。

最近听了戴愫老师讲解的《跨文化沟通》,对于掌握相关技能就非常有帮助。

什么是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不仅是和外国人沟通,只要是文化不同的双方沟通,都是跨文化沟通。南方人和北方人文化不同,也是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本质是沟通,跨文化让沟通的难度增大了。

所以在掌握跨文化沟通时,可以从学习跨文化,和掌握沟通技巧两方面进行学习。

如何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

首先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性格。

以下是几种文化性格的解释:

1. 特殊主义vs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是从规则到特殊,将一些事件看做特殊事件,找特殊原因。

普遍主义是关注规则,有普世价值观。

东亚是特殊主义,欧美是普遍主义。

2. 泛指沟通 vs 特质沟通

泛指沟通是「情大于理」,特质沟通是「理大于情」

在职场商务沟通时,为了表达清晰,孔儒文化的人要学习三个切换和七大修辞

三个切换

  1. 语言

:从描述性到信息化

给数字,给实施,给细节。

  1. 结构

:金字塔结构

从「前因后果」到「要事先说」

  1. 风格

:从学院派到商务派

学院派会注重严谨,说一句话特别怕出错,马上补充很多解释。让观点容易被冲淡,缺乏激情。在职场要向商务派转变。

作为程序员,技术越强方案越严谨。在沟通时这点要多注意,特别是和非技术背景的沟通时,严谨不那么重要,过于强调有时到会影响信息的传达。

七大修辞

  1. 替换负面词
  2. 少用祈使句
  3. 变换时态:现在切换过去时或进行时
  4. 加润滑剂
  5. 逻辑简单情感复杂是不用KISS,要拉长句子
  6. 反向,不用否定
  7. 三明治沟通

在中文的商务沟通中也很需要,让人更容易理解文档的意思,尽量少的掺杂负面情绪。

下面是老师提供的一些英文修辞,好像在汉语中也有类似情况。

British say British mean Chinese understand
With all due respect… I think you are wrong. He is listening to me.
Perhaps you would think about…I would suggest This is an order. Do it or be perpared to justify yourself Think about this idea and do it if you like
Very interesting… I don’t like it. He is impressed.
Oh, by the way… The following criticism is the purpose of this discussion This is not important.
I was a bit disappointed that… I am very upset and angry that… It does’t really matter.
Could you consider some other options? Your idea is not the good one. He has not decided.
Please think about that some more. It’s a bad idea. Don’t do it. It’s a good idea. Keep developing it.
I’m sure it’s my fault. It’s not my fault. It’s his fault.
This is a original point of view. Your idea is stupid. He likes my idea.

3. 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会弱化身份权威,强化能力权威,等级会弱一些

集体主义文化等级会强一些,被授权后也要多汇报信息

文化性格不止上面的这几种,本质描述的都是不同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国文化,可以快速了解文化性格。

其中描述的三个切换和七大修辞很有操作性,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必备技能。

沟通技巧

如果在一种文化内掌握了沟通技巧,并且会举一反三,在其他文化中沟通也会很快掌握。

沟通的前提是要有同理心,要有情绪的感知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高效沟通。这些对哪国人都适用。

在商务沟通中的技巧是构建完整的因果链:

  1. 先主观,考虑对方在乎的点;
  2. 然后自上而下想三层,挖出BP(最佳实践);
  3. 最后用实验数据,用MVP证明。

重点不是要说明对错,而是让对方清楚意思,给对方讲明逻辑。

如果能给对方带来有用的信息,帮助对方把需求变成可落地方案,那么就很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

沟通时一直用技巧会很累,有时也会少了些真诚,所以只在需要的时候去使用。

沟通的目的不是争对错,而是更容易让对方做决策。

在工作和生活中切记,对错不重要,有时对错也是相对的没那么绝对。

调整心态

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有自己的舒适区,和对方的舒适区,还有双方交叉的最佳表现区。(这三个区也可以换成自我,真我,超我)

如果只是适应对方,会产生自我否定,增加负担。

如果只关注自己的舒适区,那么对方会很难受,难以达到沟通的目标。

我们要做的是扩大自己的最佳表现区,让能力更大,从而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国际化交流交流中,作为中国人要有自信,把民族的优势展现出来。

以下都是国人擅长的地方:

  • 全局思维
  • 中庸
  • 善于学习
  • 执行力强
  • 从0到1的创新

总结

跨文化需要通过查阅书籍学习外国文化。

沟通以前掌握较多,在跨文化沟通时还需刻意练习。多关注对方的情绪,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跨文化沟通课程的知识点,不仅在跨文化时有用,在所有沟通都适用。

CATALOG
  1. 1. 什么是跨文化沟通
    1. 1.1. 跨文化
    2. 1.2. 沟通技巧
    3. 1.3. 调整心态
    4. 1.4.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