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暇的时间用阅读取代了视频、微博,调一两本好书,占据了整个的课余时间。虽然目前读的不多,但是感觉阅读真是个美妙的东西,恨自己没有在早年间养成这个习惯,希望现在抓紧机会,多读书读好书。
相比微博和影视,阅读以下几种好处。
书籍是完整的,有着缜密的构思和结构。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理清里面的脉络,可以完整地了解一段故事,解读出自己的理解。相比微博,内容更丰富,更有理有据,更能通过深层的道理得以启发。微博更像是新闻媒体,只是知道有个新鲜事,然后就过去了。但书籍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大家的筛选,都是货真价实的,从中可以借鉴做事方法,了解时代背景。对事物有深层次的认识。
书籍可以反复咀嚼,挖掘出深层含义。但是影视更多地是快,可能你没有体会到,就播过去了,后面也不会重看。另外为了票房和吸引观众,把故事修改的和原著已经面目全非了。
为什么要读书呢?
读书可以让心情平静,阅读的时候沉浸其中,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和作者隔着时间空间在对话。克服内心的孤独。
读书了解的更多,说话更有理有据。通过阅读,去伪存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讲道理、评判事务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套到一些理论知识之中,而不是“我认为”或者从网络、微博之中寻找那些主观和自己观点相同,但没有出处的文字。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用辩证的观点,书也不都是对的,这就要求要多阅读,并且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每每阅读完一本书,要问下自己,这本书讲的什么,作者着重要传达什么,他说的有道理吗,这对我有什么关系呢?
读完后有读书笔记,有沉淀,可以给下次复读的时候提供材料,另外也可以给没读过数的人以介绍。
如何选择图书呢?
你需要什么样的书就选择什么书。现在还有豆瓣这类网站,每一本书,在上面都有大家的书评,不会让读完后大喊坑爹。很多优秀的读者,写的书评也很有深度,读后也会另有启发,知道自己的差距。
如何阅读?
我觉得纸质书很长时间不会淘汰,那种阅读的感觉,是现代的电子产品所不能替代的。因为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已经认定纸才是书。所以最好的阅读体验还是有个独立的桌子,放上纸质的书一页一页的翻看。发现需要记笔记的地方直接用笔在书边上标注。
不是什么书都有纸版的,更多还是看电子书。由于工作已经对着电脑很久了,更多时间是看手机。我比较推荐 ·静读天下· 这个app,苹果系统好像没有,无论翻页、统计、格式支持、用户体验,还没有找到一个比它好的。目前来说对我够用了。还有kindle听说也不错,不过没体验过。主要是书的内容,剩下的都是工具,是辅助的。
阅读是让人进步的阶梯,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可以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